找到相关内容26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回归佛陀的本怀——洪修平教授访谈录

    严格地讲,体悟不是一个理论问题,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,就像王阳明所讲的“知行合一”;就是只有真正做到了,才叫真正明白了。比方说“孝”,一个人作了很多研究,写了十几本关于孝的书,可是对父母不好,就不能说他...

    杨朝晖 执笔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1671460.html
  • 惟觉法师: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

    慈悲、平等与智慧的理念、知见,带给人们、带入社会,必须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做起,由理到事、知行合一,以期长治久安,达到“人心和善、家庭和睦、人际和顺、社会和谐、人间和美、世界和平”的新六和境界。尽管时空...

    释惟觉 ( 中台禅寺开山方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4073205.html
  • 禅宗与净土

    陆象山诸夫子,他们吸  收了禅宗的思想,融贯于中庸孟子所成的一派学说,故理学  家的自尊自信,重质轻文,体道笃行的作风,无一不与禅宗  相近。特别是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哲学,就是由禅宗脱  胎而来的﹔...

    能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174052.html
  • 与时俱进,弘扬大乘

    的人们带来了欧洲与大漠的文化,形成对中原文化的冲击。使得出现明朝王阳明这样的人才将朱熹理学与佛法(尤其是禅宗),更好地相融。形成“心即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致良知”的理念,成为宋明理学,也成为官方哲学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4375227.html
  • 文殊智慧的现代判教与元学重构

    属於人的快乐;但仅有智慧是不够的,人还必须“悲智双运”、“知行合一”,运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造福,要有博大的爱心和慈悲为更多的人们寻求离苫去烦之路,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上鼓舞人们摆脱闲境、战胜...

    肖黎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41579280.html
  • 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生态智慧探析

    关系,更以“知行合一”的圆融观实证其思想,即由理论圆融到实践圆融。   佛教从缘起观中自然引申出“自他圆融”思想。自他圆融又称自他不二,是佛教圆融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。“自”即自我,“他”即除自我外的...

    王春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084642.html
  • 佛教思想的生态实践智慧

    环境之间的圆融关系,更以“知行合一”的圆融观实证其思想,即由理论圆融到实践圆融。   佛教从缘起观中自然引申出“自他圆融”思想。自他圆融又称自他不二,是佛教圆融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。“自”即自我,“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01386832.html
  • 大慈续灯忆祖师

    又专重法律的知行合一之精神。坐夏安居,也是佛制,每年夏季安居三月不得远行游化。出家人受具足已而称比丘,玄奘大师当是春天受戒,受具足之后时逢坐夏安居期,即应坐夏安居,接着便在受戒的寺中坐夏安居,研究律学,...

    大恩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293383.html
  • 论阳明心学中的生命智慧——直觉下的内在超越

    执”的特有方式,进入坦荡、磊落的境地。将心与物,内与外,知与行合为一体。直接呈现“良知”的显发。“良知”即是他所谓的“直觉”,并以直觉方法的认知功能和道德实践功能来诠释中国哲学史上“知行合一”的问题。...

    李发耀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2896524.html
  • 佛教与儒家

    则受禅宗“明心见性”、“人心即佛性”的影响,提出“心即理”之说,主张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,最后以“知行合一”来圆满人生。   明朝亡国后,在满清统治下的汉儒纷纷检讨理学的流弊。他们认为理学空疏无用,...

    佚名

    |儒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2034492013.html